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3篇
林业   96篇
农学   34篇
基础科学   33篇
  112篇
综合类   342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208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9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45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6篇
  2016年   48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96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Genetic diversity was investigated for forty populations of ten Elymus species from the Tibetan and Inner Mongolian plateaus of China using allozyme and micro‐satellite markers. The two assays differed in the amount of polymorphism detected. Micro‐satellites detected the higher amounts of polymorphism. For allozymes and micro‐satellite markers, between populations of each species, the proportion of polymorphic loci, heterozygosity and Shannon's Information index ranged from 0·1667 to 0·833, and 0·455 to 1·00, respectively, 0·0800 to 0·2528 and 0·1622 to 0·3619, respectively, and 0·1173 to 0·3769 and 0·2248 to 0·5318 respectively. As for gene flow at the species and population levels, limited gene flow was found between populations within species and between species. From a geographical standpoint, samples from different regions showed a range of values. Populations from the Tibetan Plateau of China had higher genetic variation than from the Inner Mongolian plateau both using allozyme and micro‐satellite markers.  相似文献   
82.
对国内外污染土壤修复技术方法进行了探讨,并且就内蒙古土壤修复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为内蒙古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方向提出几点建议。通过查阅文献、数据汇总、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发现近年来内蒙古在土壤修复方面做出一定的成效,但是技术层面和政策层面还很不完善,未达到国内平均水平。所以,应制定完善土壤修复的地方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加大土壤修复领域的科研投入,引进新技术,鼓励自主创新;将土壤修复与相关行业的项目结合,配套实施,避免重复建设;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的土壤污染防控意识。  相似文献   
83.
基于GIS的内蒙古东部地区玉米低温冷害精细化风险区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内蒙古东部地区的热量条件、热量条件变异性及低温冷害发生频率,得出低温冷害综合风险指数,运用逐步回归建立其与地理信息的空间推算模型,基于GIS和1∶5万地理信息数据,对玉米低温冷害风险进行空间展布并分区,得出内蒙古东部地区玉米低温冷害精细化风险区划图。结果表明,低温冷害高风险区位于纬度和海拔较高的呼伦贝尔市北部和西部地区;通辽市中南部、赤峰市东南部和兴安盟南部等海拔较低、地势相对平坦的地区低温冷害风险最低;低温冷害风险程度基本呈西北-东南向带状分布,受海拔高度及地形、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低温冷害风险分布又具有错落的局地性特点。研究结果有利于规避玉米低温冷害风险,发掘可利用气候资源,优化种植结构和布局,保障区域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84.
内蒙古降水量分布及其对马铃薯灌溉需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铃薯是内蒙古的优势作物,其生长和产量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制约.研究内蒙古降水量分布和马铃薯需水规律,可为马铃薯生产合理布局、合理用水以实现稳产提供依据.利用内蒙古1961-2010年46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象资料计算分析了内蒙古马铃薯生育期有效降水量及分布、马铃薯生育期蒸散量和不同年型下马铃薯的灌溉需水量.结果表明:内蒙古马铃薯生育期有效降水量为25~ 240mm,时空分布不均匀,地区间差异大;马铃薯生育期蒸散量为300~700mm,400mm等值线从呼伦贝尔北部开始,穿过锡林郭勒盟的北部,向东到兴安盟.内蒙古地区马铃薯灌溉需水量由东到西有逐渐增大趋势,需水量等值线呈经向分布.1500m3/hm2等值线在内蒙古东北部,等值线以东的呼伦贝尔市、兴安盟的北部地区有效降水基本能满足马铃薯需求,正常年无需灌溉,适合马铃薯大面积种植;内蒙古西部和北部降水资源不足以支撑马铃薯生产,不适合马铃薯种植.歉水年降水量少、蒸散量大,马铃薯灌溉量比平水年平均增加40.4%.  相似文献   
85.
I. Absorption Spectra of Some Artificial Humic Acids

It is a well known fact that numerous dark brown or black and amorphous substances cap be produced from organic compounds by purely chemical processes. Some of them are called artificial humic acids, and have been used as a model of soil humic acids by many workers. But it is doubtful whether such artificial humic acids are considered to be a model of soil humic acids, even if there can be found any similarities in their properties. However it may be an useful method for the study of humus formation to compare artificial humic acids with soil humic acids, and to make efforts to find a good model or to prepare artificial humic acids comparable to soil humic acids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s. For this purpose, first of all, the author prepared artificial humic acids from glucose, hydroquinone and lignin, and their absorption spectra were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86.
文章阐述了共建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对于加速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与建立农业科技体系的必要性。提出了建立省级农业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7.
都市农业是在城郊农业内部产生和发展起来的。都市农业与城郊农业在其生长地域、功能、以及产业布局等十个方面存在重要的内在联系和转变接点。  相似文献   
88.
光控增绒即利用增绒专用棚圈控制光照强弱与时间长短,刺激产绒动物松果体增加褪黑激素的分泌,进而使绒山羊在非产绒季节产绒的技术。本试验通过对内蒙古阿尔巴斯型绒山羊进行光控增绒处理,研究非产绒季节光控增绒技术对绒山羊产绒性能的影响。将66只2周岁母羊随机分为控制光照增绒试验组和自然光照放牧对照组,每组33只,每月按时称量体重并采集绒毛混合样,分析试验期间绒伸直长度、细度、产绒量等产绒性状及体重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经光控增绒之后对照组和试验组羊绒平均细度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期间对照组山羊羊绒伸直长度为3.20 cm,试验组为7.85 cm,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山羊平均产绒量比对照组高56.5%~68.2%,差异极显著(P<0.01);光控增绒前后,两组绒山羊体重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试验结果,非生绒期通过光控增绒可促进羊绒生长,显著提高了个体产绒量;绒纤维长度增加,但绒细度没有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89.
用新疆褐牛细管冻精为父本,以新疆博尔塔拉州本地蒙古牛为母本进行杂交,即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获得杂交F1。褐蒙F1,初生重公犊比蒙古牛提高28.26%,母犊提高27.23%,断奶重公犊提高92.04%,母犊提高92.16%。同龄褐蒙F1屠宰率、净肉率比本地蒙古牛提高6.6%和8%。平均每头褐蒙F1牛可增肉70.3kg,按每千克牛肉25元计算,增效1758元。细管冻精配种可降低成本130元。  相似文献   
90.
任宏 《中国饲料》2019,(13):62-65
为研究复合微生态制剂对蒙古马生长性能及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设计试验,选择6月龄体重相近的蒙古马120匹,随机分成4个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匹。1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2、3、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5.0%、7.5%的复合微生态制剂,试验期为21 d。试验结束测定生产性能,在试验后的7、14、21 d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结果表明:(1) 2、3、4组试验蒙古马的末重和增重均高于1组(P > 0.05),3、4组平均日增重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1.93%、14.21%(P < 0.05);(2)在试验后的14、21 d,3、4组血清中的IgG、IgA含量较对照组分别提高27.84%、23.17%、6.87%、5.31%、21.88%、12.50%、18.99%、12.66%(P < 0.05),在试验7、14、21 d,2、3、4组血清中的IgM含量均高于1组(P > 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5.0%的复合微生态制剂,可以提高蒙古马的生长性能和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